大金王朝(平装)

熊召政
01 北方的王者 楔子 无论是从地理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北部的燕山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山脉。虽然它只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分支,但它自西向东逶迤起伏的万千峰头,在遥远的古代,却隔开了两种文明形态。山的两侧,内侧居住着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外侧是游牧民族的家园。漫长的历史中,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诸如匈奴、丁零、柔然、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次次越过燕山,劫掠内地。最初的民族战争并非为控制国家政权而展开,而是游牧民族为掠夺中原丰饶的生活资料进行的争斗。这种几乎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已开始的资源争夺战,其间歇性的杀戮与对峙,既给中国历史染上了血腥,也给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提供了种种可能。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开始构筑抵御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万里长城。西起八达岭,东至山海关的燕山山脉,沿着山脊构筑的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最坚固也是最险要的一段。 在冷兵器时代,构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不失为明智之举。汉唐时代,中央政府的确依赖长城一次次挫败边鄙民族的入侵。设想一下,当被汉人称为胡骑与虏尘的军队从草原或沙漠上席卷而来时,长城上绵延不绝的烽火台依次升起狼烟示警,守御在石堡与垛堞后的官军闻风而动,顷刻间就备好了箭矢,架起了弓弩。扼守要冲居高临下的防御战打起来相对轻松。如果不是士兵们的斗志涣散,或者朝廷的气数已尽导致弃守,战争一开始,攻防两方的胜败就已经决定。入夜,赢得胜利的官军通常会在敌楼前唱歌饮酒表达兴奋,而失败的一方却只能在旷野上,倚着马肚子吹响筚篥,那呜咽凄怆的乐音,似乎在抚慰那些已经离队而去的牺牲者的亡灵。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在长城内外的军事斗争中发展与轮回。正因为有这一道长城,中原的农耕文明才能得以持续地发展。沃土上的收成以及富饶的物产让人民安居乐业,让诗人们逞其才智吟风弄月,让和尚与道士们能够在暮鼓晨钟中从容地修持与布道……但是,在公元十世纪四十年代,这一切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