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一个人

[英] 菲利普·鲍尔
推荐序 Foreword 古希腊传说中有一个忒修斯之船的寓言:更换掉大船上的一根木头,这艘船好像还是原来那艘船,但如果慢慢地把船上的木头全都更换掉,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船吗?这个寓言也可以用在人体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生命,可是在我们的一生中,生命的组成模块——细胞其实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体中的绝大部分细胞都会慢慢衰老并被新的细胞替换,只有极少数细胞(比如脑细胞)会陪伴我们终身。那么暮年的我们,和刚出生的我们,还是同一个人吗? 在菲利普·鲍尔博士撰写的这本《如何制造一个人》中,作者从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出发,深刻地探讨了细胞和生命的关系。诚然,我们的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但鲍尔博士没有停留在千年前的思辨上,而是从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的角度,探讨了生命的基本模块——细胞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再现生命这个问题,这就是书名《如何制造一个人》的由来。 细胞被科学家发现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但生命科学领域过去数十年的最新进展,已经可以做到从基因水平修饰细胞,实现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其中最令人着迷的是两个新的技术。一个是用基因对细胞进行重编程,改变细胞的命运。另一个是重构细胞的组织方式,在培养皿中再现生物体的器官。细胞命运重编程的科学发现已经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第一个技术的基础上诞生的第二个新技术在最近数年间才发展起来,也是鲍尔博士撰写这本书的缘起。 你能想象将你的一小块皮肤取下来,通过在培养皿中的一系列操作,长出你的心脏、肝脏,甚至大脑吗?当然,不是真正意义的大脑,但确实是由你的细胞长成的大脑。严格地说,是由你的细胞组成的大脑类器官。人体的细胞就是如此神奇,当我们可以在基因水平改变它们的命运,让它们随性发挥的时候,如果指定它们形成脑细胞,它们居然就可以在培养皿中形成一团具有人脑基本结构的“神秘”组织。这是大脑吗?好像不是,不过这团“神秘”的组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