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词典人生

车洪才
楔子 2012年4月10号,我乘公交车来到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还在王府井大街,还是那座灰色大楼。时光荏苒,30多年,早已物是人非。我进入大门走到传达室窗口,对里边的人说,我要去第一编辑室,回说已经没有第一编辑室了,问我有什么事,我说:“联系出一本书,是一本外文词典。”他告诉我说:“你去外语编辑室联系吧,在三楼。”我走上台阶进入办公楼,门廊左手墙上分成“我们的作者”和“我们的员工”两个板块,镶着很多名人的照片,十分醒目。 我走到三楼一个门上标有几种语言标签的办公室,敲敲门,进到屋里,看见一位女士坐在办公桌前,我说:“请问哪一间是外语编辑室?”问:“有什么事?”答:“我联系出一本词典。”问:“什么语的?”“普什图语,阿富汗的。”“请到305室。”我出来顺着走廊往回走了几道门,找到305的房号,门上没有标签。敲开门,是个套间,外间屋里坐着一位小姑娘,她抬起头看着我,我说:“我来联系出一本词典。”她顺口问一句:“什么语的?”我说:“普什图语的。”她没有反应,我补充一句:“阿富汗的。”她问:“能有多少字?”我说:“大约有200多万字。”她立即站了起来,说:“您请坐,我去找我们主任。” 图片 图片: 商务印书馆“我们的作者”(上)和“我们的员工”(下) 没有几分钟,编辑室主任张文英来了,她高高的个儿,不胖不瘦,留着很适合她脸型的短发,看上去挺年轻。她进门先跟我打个招呼,然后脱了外衣挂在衣架上,坐到办公桌前,我先解释了一句,“我事先不知找谁,所以没打招呼就冒昧闯来了。”然后,边自我介绍边从小挎包里取出写给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的信,摆在她的面前。张文英说话慢条斯理,很有礼貌,是一位温柔典雅的知识女性。她慢慢翻看我写的信,边听我介绍这本词典的由来,她看得认真也听得仔细,不时插问一句。她的和蔼使我感到交流很轻松。我在介绍过程中提到朱谱萱,她说这位老前辈已经100多岁,再提到跟我保持几年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