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免疫系统

[英] 保罗·克莱纳曼(Paul Klenerman)
序言 苏冰 人们对免疫学的认识,源于人类千百年来对抗瘟疫流行的不懈努力。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明了用于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由此开创了现代免疫学的时代。免疫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包含有新的分析技术、新的工程实践,以及我们逐步对其本质的理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曾经乐观地估计,抗生素和疫苗能够让人类不再担忧感染性疾病,大量的医药领域研发资源被集中到了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等人类慢性病当中。而2020年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一下子让大家意识到,人类在不断演化、更新迭代的大自然面前仍然束手无策。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加强免疫学,尤其是感染免疫学研究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免疫学界也意识到,免疫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来提供属于他们领域的见解,从而为免疫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思路和意见。因此,一份深入浅出的读本可以帮助有志于将自己的技术背景投入免疫学研究的专业人士,或只是希望了解免疫学大致进展的普罗大众,打开一扇通往免疫学认知的窗口。 牛津通识读本《免疫系统》正是这样一本科普读物,它致力于让试图获得基础免疫学知识的大专院校学生和普罗大众了解和认识免疫学,尤其是当代免疫学的最新发展方向。本书从最原始的免疫体系(同时也是最热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细菌抗噬菌体的CRISPR系统开始,逐步介绍到无脊椎动物中的“模式识别受体”,以及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这种以生物演化入手逐步展开介绍的方式,更有助于不甚了解免疫学的读者从生物学的视角深入理解认知免疫学。后续篇章则以免疫识别、免疫记忆、免疫耐受等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为抓手,逐步展开讲解现代免疫学对基础原理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认知。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它除了对基础原理进行阐述之外,还融汇免疫学知识于疾病的阐释当中,从而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免疫学,尤其是貌似枯燥的免疫学知识与自己切身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