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毒 身体知道

[日] 自凝心平
前言 “我当然也会生气,没有谁能做到完全不生气,只是生完气后,我会立刻抛诸脑后。” 昭和时代a的名人中村天风是思想家也是企业家,更是日本第一位瑜伽修行者。 尽管天风大师是开创天风会并将追求极致身心统一的修行方法推广给世人的伟大导师,但连他都无法做到不生气,所以他表示,既然如此,就要懂得尽快舍弃生气的情绪。 有道理,生气的情绪要立刻抛诸脑后…… 生气了!抛诸脑后。 叫人火大!抛诸脑后。 气死人了!抛诸脑后。 心烦气躁!抛诸脑后。 一旦决定立刻抛诸脑后,生气的情绪真的就不再扩大了。 尽量不要生气,越是这么想越难办到。 一旦约束自己不能生气,真的发火时,就会忍不住责备自己。 生气——立刻抛诸脑后 我认为这种习惯非常有益于身体,因为对身体而言,最重要的是初期反应,就像味道一样,是香是臭,在最初接触到的那一瞬间感觉最强烈,一旦在有那种味道的屋子里待久了,就会逐渐习惯那种味道。 而且直到离开屋子后再进来时,才会再次察觉到。 声音也是一样,如果长时间待在很吵的环境里,就会逐渐习惯那种声音而不再觉得吵闹。就像人们在发出轰隆隆响声的电车里也能照睡不误,但只要响声安静下来,反而会瞬间醒过来,这种经验相信大家都有过。 一般人对外部事物的感觉,一开始都很敏锐,但之后会逐渐降低敏锐度。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就能明白生气、恐惧、担心的情绪也是初期反应最重要,但这些情绪之后持续下去,甚至还“扩大”的话,就完全不合乎道理。情绪停在扩大的那个时间点上,等于是“功能性挂科”了。 如同物理现象里的“惯性定律”,心理上如果产生某种情绪,就很容易因“惯性”而持续该情绪。生气、心烦气躁、恐惧、不安、悲伤等情绪,就初期反应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存在,也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功能”。 负面事物持续太久会发酵“腐败”,如果持续保持生气、恐惧、不安等情绪,就会带给身体“毒害”。 我从事身心联结咨询工作已经超过20年,综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