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智慧

徐文兵
第一章:中国人的活法 养生之道的“道”指的是方向。“道”字上面是“首”,代表人的头;底下是“之”,代表方向。我们说的养生之道,就是要掌握人或自然的本性,知道往哪儿努力。 【经文】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养生有道,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来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但其实多是“不肖子孙”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但其实多是“不肖子孙”。什么叫“不肖”?古人讲“肖”是相像的意思。比如,我们画一幅肖像,如果比较传神,叫“惟妙惟肖”。但我们现在除了长得像祖先以外,我们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穿着打扮,已经跟他们相去甚远了。所以,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回归到自然,回归到传统。 黄老哲学是中华文明的根,亲近自然、回归传统,让我们从解读《黄帝内经》入手。 我们就以《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为线索,看看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认识自然、认识人体,以及怎么去养生、保健、治疗的。 *养生要掌握人或自然的本性,知道往哪儿努力 养生之道,首先要了解人或自然的本性,由此才能明确方向,知道往哪儿努力。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养生,而要遵循自然规律。 什么叫“养生”?我们想一想,当你养一盆花,养一个宠物的时候,是不是要先了解它的本性是什么,而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养。你觉得它渴了就浇水,你觉得它饿了就施肥,可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养这些植物的时候,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养花养成花盆了——植物都死了,花盆留了一堆。所以,养生的基本要求是,你要了解它的本性。 养生之道的“道”指的是方向。“道”字上面是“首”,代表人的头;底下是“之”,代表方向。我们说的养生之道,就是要掌握人或自然的本性,知道往哪儿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