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法] 阿尔贝·加缪
* 同鼠疫做斗争, 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 … 鼠疫永远不灭不死 加缪写在这本伟大小说的最后一句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实,它是对我们自满和遗忘的警示:“鼠疫杆菌永远不灭不死,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 加缪信奉绝对真理,但是也接受可能性的有限:“其他人将创造历史……我能说的是,地球上有鼠疫,有鼠疫的受害者,一个人所能做的是尽可能不要与鼠疫为伍。” 加缪是“荒谬”的研究者,他拒绝向“必要性”屈服。他是一个公共领域的行动者,他坚持认为所有真正重要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每个个人仁慈和善良的行为上来。 加缪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但他不是说教者,因此《鼠疫》并不是要给人什么训诫。他曾说自己非常谨慎地去避免把《鼠疫》写成一本“宣传册”;《鼠疫》没有给任何学派的政治辩论家带来安慰,从这点来看,我们可以说他成功了。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也不再仅仅是一个有关被占领时期法国的寓言,而且也超越了它的时代。 回首20世纪,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加缪确定了时代道德困境。和阿伦特一样,他看到“邪恶的问题将会是战后欧洲精神生活的根本问题,就如同‘一战’后死亡是根本问题一样”。 鼠疫:先驱的荒诞论 《鼠疫》出版后,空前成功。其中几个典型人物:理性但终于还是被激怒的知识分子塔鲁,宗教人士帕纳卢神父,“谦卑无言、保留一点良善之心的英雄”格朗,特别是里厄医生,这位鼠疫的对手、作家的发言人,他们都极受读者喜爱。然而,因加缪总是捍卫其人道主义价值观,同时在表现对生命、死亡和人类生存状况思考的意愿方面,不免过于严肃。这激起了才华横溢但毒舌的萨特的嘲讽,他声称加缪像对待微生物那样对待善与恶,太原则分明了。但加缪依然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