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九讲

张新颖
图片: 《从文自传》1934年初版和1949年后的一个版本 基本上可以说,沈从文在三十岁的时候,通过《从文自传》的写作,找到了自己。 (《〈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 图片: 《湘行书简·泊曾家河》沈从文绘(1934.1.13) 这条流动不息的河,不仅构成了这些书简的外部写作环境,而且成为这些书简的内部核心成分,不妨说,这些书简就是关于这条河的。所写一切,几乎无不由这条河而起,甚至连写作者本身,其精神构成,也往往可见这条河的参与和渗透。 (《〈湘行书简〉:一条河与一个人》) 图片: 《边城·茶峒城势》沈从文绘 《边城》这样的作品蕴藏了作者以往的生命经验,是包裹了伤痕的文字,是在困难中的微笑。……“微笑”背后不仅有一个人连续性的生活史,而且有一个人借助自然和人性、人情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纠正自己、发展自己的顽强的生命意志。 (《〈边城〉: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却在困难中微笑》) 图片: 《湘行书简·天明号音》沈从文书、绘(1934.1.20) 把眼睛一闭,“吃得吗,金山苹果!美国橘子!维他命多,合乎卫生!”三三,他那神气真妩媚得很!……到了一个好山下了,你瞧,多美丽!…… 大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受了点新教育,都知道橘子对小孩子发育极有补益,因此橘子成为必需品和奢侈品……而且所吃的居多还是远远的从太平洋彼岸美国运来的。中国教科书或别的什么研究报告书,照例就不大提起过中国南几省,有多少地方,出产橘子,品质颜色都很好,远胜过外国橘子园标准出品。 (《〈长河〉:“常”与“变”》) 图片: 1938年摄于昆明,“魇”系列即产生于昆明时期 现实的种种使沈从文看出可怕来,这个可怕,是整个民族的,他仿佛看见这样的现实发展下去,会“为民族带来一种什么形式的奴役”;而且,“还有更可怕的,是这个现实将使下一代堕落的更加堕落,困难越发困难”。 (《〈黑魇〉:精神迷失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