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

王川 范黎林 刘栋 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概述计算机及其发展历史;第2章介绍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运算;第3章从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经典问题的建模方法和常用算法;第4~5章介绍了计算机程序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数据结构;第6章介绍了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第7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第8章介绍了计算机社会中的职业问题。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通信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拟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等的参考书。 前言 本书根据2009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结合高校计算机学科特点和作者多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编写而成。本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兴趣,凸显计算机学科的工程实践性与逻辑思维创新。 针对上述认知,结合教学实际,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我们编写了《计算机科学导论》这本教材,以期对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所帮助。 本书围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特点、基本问题、学科方法论、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与分类体系、发展潮流与未来发展方向、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素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论述,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了解、认识的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相关职业要求。 本书主要围绕以下两点组织教学内容。 (1)彰显中国元素。本书既对象形记数、算筹等古人智慧进行了梳理,同时又对物联网、移动通信、激光打印中的中国技术与标准进行了总结,中国元素贯穿全文。 (2)强调思维创新。本书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当前大学生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文字录入、网络浏览,甚至简单的程序开发已初步掌握,而对计算机、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学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