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六讲 《肇论》四疏

梁道礼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总序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至今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数代学人培桃育李、滋兰树蕙,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硕学鸿儒,形成了“守正创新、严谨求实、尊重个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重基础训练、重理论素质、重学术规范、重人文教养、重社会实践、重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特色,铸就了“扬葩振藻、绣虎雕龙”的学院精神。数十年来,全体师生筚路蓝缕、弦歌不辍,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也跻身于国家重点学科;建成“国家文科(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秘书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走上了稳健、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教育部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全体师生深知“一流学科”建设不仅决定着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能否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达到新高度,更关乎陕西师范大学的整体发展。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兄弟院校及合作机构鼎力支持,文学院同仁更是呕心沥血、发愤图强,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及时汇总建设成果,展示学术力量,扩大学术影响,更为了请益于大方之家,与学界同仁加强交流,实现自我提高,我们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