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诗选

张兵 冉耀斌 选注
前言 一 明代诗文风尚凡数变。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倡言复古,文宗秦、汉,诗法盛唐,在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史·文苑传序》云:“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师友讲贯,学有本原。……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擅声馆阁。而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迨嘉靖时,王慎中、唐顺之辈,文宗欧、曾,诗仿初唐。李攀龙、王世贞辈,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王、李之持论,大率与梦阳、景明相倡和也。归有光颇后出,以司马、欧阳自命,力排李、何、王、李,而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钟惺之属,亦各争鸣一时,于是宗李、何、王、李者稍衰。”(《明史》卷二八五)《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一《空同集提要》亦云:“考明自洪武以来,运当开国,多昌明博大之音。成化以后,安享太平,多台阁雍容之制作。愈久愈弊,陈陈相因,遂至啴缓冗沓,千篇一律。梦阳振起痿痹,使天下复知有古书,不可谓之无功。”这些载述,不仅清晰地勾画出明代前中期诗文流变的具体脉络,而且对“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在这场复古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至于李梦阳个人的独特贡献,《明史·李梦阳传》还评价说:“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号十才子,又与景明、祯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皆卑视一世,而梦阳尤甚。”(《明史》卷二八六)李梦阳“卓然以复古自命”,不但在文学上要恢复汉唐以来“格高调古”的审美品质,而且在政治上要恢复汉唐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凛然正气,坚决与社会黑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李梦阳以其卓越的才华,济世救民的情怀,坚韧不拔的毅力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