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人

陈浩基
* 本作品纯属虚构,与现实的人物、地点及团体均无关。 序 各位好,我是陈浩基。这篇作者序是受编辑邀请为简体中文版读者新撰的,因为书末也有收录繁体中文版后记,为免内容重复,我就暂且不谈本作的创作缘起,若各位读毕拙作再看后记,自然会了解这部“写作过程跨越九年的短篇连作”的来龙去脉。既然不提写作背景,那我就借此机会聊一下本书的类型定位,让各位在开卷前多一点心理准备。 我在一些书评心得里看到一个很微妙的说法:有人认为《气球人》是我在推理类型以外的尝试。我的确有写非推理的作品,但创作《气球人》时一直没考虑过它不是推理——如今回想,我猜这牵涉定义问题。 大众读者心目中,大抵认为推理小说格式必然为“描写谜团→调查推敲→解决事件”,不管是本格推理还是社会派推理、冷硬侦探或警察小说,架构上也不会跟这格式相差太多。然而推理迷都很清楚,即使上述模式是主流大宗,我们还是不时看到某些推理作品采取反向操作——以犯人角度来叙事,描写犯案过程的推理小说。这类作品往往被归类为“犯罪小说”,但当中也有称为“倒叙推理”的子分类,读者要留意犯人犯案过程中留下的线索,而这些伏笔会成为结局中侦探破案的关键。借用吾友宠物先生的说法,“倒叙推理”和“犯罪小说”的界限模糊,前者倾向注重结果(破案),后者较重视程序(犯案经过)。 《气球人》大概就是踩在两者之间那条界限上的作品。 因为主角是杀手,所以每篇都可当成犯罪小说,不过个别故事的视点放在气球人以外的角色身上,所以也有篇章接近传统推理小说的格式。加上一个带点科幻或奇幻的设定,有读者认为本作是“非推理”,我也颇能理解,纵使以我个人的标准而言,这部有点另类的作品仍在“推理类”范畴内。 这类犯罪小说通常会为读者甚至作者自己带来疑问:我该不该代入主角?主人翁是坏蛋,正在做坏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阅读和写作往往让人投入主角身份去思考,对有强烈道德心的人来说这可能相当困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