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谩相识

颜炼军
西风鸣络纬 拉奥孔:诗声与画貌背后的故事 一 1506年,在罗马第十位皇帝提图斯(Titus,39-81)的宫殿旧址一带,一位挖葡萄园的农民无意中发现一座雕塑群,这堪称改变欧洲美学、雕塑史的重大文物发现。伴随文艺复兴的,除了黑死病的惊骇、世界末日的杞忧之外,当然是重识古希腊的热情。中世纪后期,从拜占庭、阿拉伯传入的古希腊典籍,罗马和其他地区废墟出土的大量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书稿、艺术品和其他文物,一次次激起人们对古代的兴趣。这座技艺精湛的雕塑群的出土,引起了热爱艺术的教皇儒略二世(Julius II,1443-1513)的瞩目,他以丰厚的赏赐获得其所有权,甚至派艺术家米开朗琪罗亲临出土现场。雕塑的出土一时间成为热门新闻,据说“运送雕像的车子行经街头时,有教皇唱诗班歌咏欢迎,街旁有大批群众兴高采烈掷花庆祝,因人潮众多,车子行进缓慢。” 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家和学者对诸如雕塑主题、作者、年代等问题展开了各种讨论。最后推定,这是特洛伊故事中拉奥孔父子的雕塑。作者是谁?现在行世的说法,是罗得岛的三位雕塑家Agesander、Athenodoros和Polydorus。此说的源头是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23—79)的名著《自然史》。老普林尼记载,克劳狄皇帝(在位41—54)宫廷中有一具杰出的雕塑:“拉奥孔、他的儿子和缠绕着的蛇,是用一块大石料雕刻成的。”中国读者对拉奥孔这一雕像的熟悉,多半源于莱辛(1729—1781)的名著《拉奥孔》,这部1766年写就的书,在上世纪的中国遇到了两位杰出读者,钱锺书和朱光潜。前者1962年为它写了一篇著名论文,后者1965年将它译成汉语。据莱辛《拉奥孔》所引材料,美学家温克尔曼据1717年罗马附近出土的文物推断,这三位艺术家,也是一个父亲加两个儿子。 无数人在这座雕塑上获得灵感,比如米开朗琪罗该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圣马太》的头部表情与形态,显然有拉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