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史

[德] 赫尔曼·亚历山大·施勒格尔
一 引言与基本信息 1.古埃及简况 古希腊历史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曾在公元前450年游历埃及,他称这片土地为“尼罗河的馈赠”,这番话的确道出了事实:这条河流是该国生存的基础。 尼罗河全长逾6000千米,其水域从非洲腹地一直绵延至地中海。白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近赤道湖区,在距离苏丹首都喀土穆(Khartum)两千米处与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abessinischen Hochland)的青尼罗河交汇。最后汇入尼罗河的还有水流湍急的阿特巴拉河(Atabara)。汹涌的河水一路向北奔腾,将六处石障拦腰斩断,形成了瀑布。最后一处急滩出现在阿斯旺(Assuan)。而如果自北向南数,阿斯旺附近的瀑布应当是第一瀑布。 自古以来,阿斯旺瀑布就是埃及南部与努比亚地区(Nubien)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自公元前1550年始,努比亚就被埃及法老称为库施国(Kusch)。尼罗河的落差从这里开始变缓,向北流淌冲刷着柔软的钙质土,切割出一处宽广的谷地。但由于一片山峦陡峭的荒漠逼近河道,使得河流两岸适于居住的土地最宽处不超过25千米。 尼罗河将这片土地分为三段。从阿斯旺向北行约900千米直至一处开阔地带,这一整片尼罗河沿岸的狭长地带被称为上埃及。沿着河流继续向北,在埃及中部偏西处有一片被连绵的丘陵隔开的湖区,这就是法尤姆(Fajum),此地在法老统治时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有一处运河系统将尼罗河水引向此地,于是形成了一个大湖,今天残存水位低于海平面40米的湖区就是戈伦湖。 最终,尼罗河在古城孟菲斯(Memphis)北部,即今天的首都开罗地区分为七条支流,汇入地中海。河水带来的冲积土堆积成支流之间的土地,形成三角洲,这片地方被称为下埃及。如今尼罗河的七条支流只剩下两条,西边那条位于罗塞塔(Rosette)附近,东边的支流则在达米埃塔(Damiette)附近流入大海。 热带地区及埃塞俄比亚高原…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