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局外人

张宏杰
自序文学如酒,历史如茶 从目录上看,这本书显得有点杂乱无章。 其实我的人生也与此有点相似。提笔写字到今天二十年,我的写作从来没有规划,甚至来到人世四十多年,我也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过什么规划。 青年时代,我经常一个人背包出门,到陌生的地方旅游,只凭一个好听的地名。出门前我不读攻略,不作计划,不查目的地的资料,因为发现和惊喜,才是旅行的目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不建议父母教小孩背太多古诗,因为自小熟习的诗词,往往被童稚印象蒙蔽,长大后往往不容易领略其真义。 因此套用一个别人用过的书名,我的人生其实也是一场不带地图的旅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我生命的基本动力。如果抽离了好奇心,可能我的生命也就块然委地,各部分无法拼接了。所以今天回头看,我的生命轨迹颇为曲折不定:童年时的人生理想是当一名威风凛凛的卡车司机,大学却读了财经专业;父母希望我在国有银行里当到副处级,我却在办公室电脑上偷偷写散文,成了一个文学青年;最后,文学之路又一次偏离正途,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我的写作也与此相似,一直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偶然读到一篇文章,引发我对一个人或者一个话题的兴趣,我就会陆续搜寻相关资料,深入进去,如有所得,则开笔为文。整个过程,心是宁帖而快乐的。 因此,我的写作,只是一个满足自己兴趣的过程。我的人生,也是好奇心驱动下的一次知识拼图。即使在历史领域,我的写作兴趣也是不断跳跃,既写过明清,又曾上溯春秋战国。既关心国民性的演变,也梳理过中国的俸禄史。很多人都问我《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的七个人是怎么选择的。其实我当时只是沿着兴趣,写了一系列十几个历史人物随笔。事后才发现,其中的七个人都生活在明代,又恰好角色不同,放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大明王朝的整体轮廓,因此就有了这样一本书的问世。 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也是一样。本书的第一部分,“大家们”,是先后几年间在零散时间写出来的。《鲁迅的收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