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张景 张松辉 译注
前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经》,其作者老子为圣人孔子之师。《道德经》不仅是传统文化中鼎立三足之一的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左右,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老子生平与《道德经》 《道德经》的作者为春秋末期的大哲学家老子,关于老子生平及其著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一个迄今为止最为可信的简要介绍: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准确地讲,老子应是春秋末期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大约在老子去世后不久,陈国即被并入楚国,所以《史记》又说他是楚国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其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他曾担任过周朝藏书室史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孔子三十多岁时,曾专程去向他请教有关礼制的问题。后来孔子在自己的弟子面前,赞叹老子就像“乘风云而上天”的龙一样,因此后人又称老子为“犹龙”。 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极为不满和失望,为此他辞官隐居。当他出关(后人认为是函谷关,一说为散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