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上瘾

[美] 迈雅·萨拉维茨(Maia Szalavitz)
图片 图片 献给泰德 特别感谢索罗斯司法助学金项目资助我完成了这本书 中译本序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探究,那些让我们痴迷、癫狂和忘我的药物,究竟是出于何种机理,导致我们如此沉溺且难以自拔。人类自我塑造的理性与智慧,在具有成瘾性的物质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树立的道德与伦理、法律和规范,这些社会运行赖以维系的元素,也在成瘾性物质的侵夺之下逐渐解构。这些看上去可怖的现象,使得我们不惜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遏制瘾癖所产生的影响。 然而,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弄明白,什么才是成瘾,怎样的状态才可以被定义为成瘾。 在医学家那里,成瘾是慢性的脑部疾病,是多巴胺和内啡肽在作祟,使人产生了身体和心理的依赖;在伦理学家那里,成瘾是对“固化成型”的道德施以的最大蔑视,是人挣脱内心约束而实施的越轨行为;在法学家那里,成瘾是对规范的违反和破坏,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必要考量;在成瘾者那里,成瘾是某个地区流行的惯习,或者某个族群区隔他者的标志,甚至是亚文化影响下某种标新立异的行为体现。 对成瘾不同的理解,已成为社会容纳或排斥成瘾者的理由——(成瘾者)愚而无知方染烟瘾,自杀其身不知是害,倾家荡产尚所不计,焉能自加警戒?不仅如此,“(毒品)一经吸染,萎疲终身,其因此失业亡家者,触目皆是,由此肆无忌惮,孳生其他犯罪者,俯首即得”。社会逐渐形成了排斥成瘾的通念。然而,也有人认为,“国家借法律约束个人的伦理道德,但人们若想去地狱,国家应允许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We should allow nations to choose their own roads to hell if that is where they want to go.)”。国家管控成瘾性物质的理由,很大程度上在于“反毒舆论的核心是人们害怕会出现一种危及现有社会观念的生活方式,从而对社会造成伤害”。可见,现代社会对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