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

[英] 马库斯·威克斯
生活要反思,处处需哲思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英瑾 大家目前所看到的这本书,是英国通俗哲学作家马库斯·威克斯(Marcus Weeks)的作品《哲学有什么用?》。此书的英文原书名是《尼采会怎么做?》(What Would Nietzsche Do?),但考虑到本书涉及的哲学家远不止尼采一人,为了避免误解才将书名更改为现在的样子。此类哲学普及作品,威克斯还写了不少,如《让自己变得聪明一点:哲学卷》、《哲学条目速解秘笈》等。 哲学的入门书不少,这本书的特色又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哲学知识的组织形式既有别于学院哲学,又不失与学院哲学的关联。由此,本书基本上是觅到了“对一般读者友好”与“知识准确”这两个要求之间的中道。一般而言,学院意义上的哲学知识分类方式如下:形而上学(讨论“世界中究竟存在着什么?”)、知识论(讨论“我们人类究竟能够认识到什么?”)、伦理学(讨论“行事对错之标准为何?”)、美学(讨论“审美之标准为何?”)——然后再在上述大的哲学部类的基础上开出政治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宗教哲学等衍生性哲学分支。不难看出,这样的哲学分类方式对一般读者而言的确有点“界面不友好”,很难激发一般人了解哲学的兴趣。 威克斯切入哲学知识的方式要“亲民”得多。他先对哲学知识的客观分类法则进行“悬置”,然后将自己设想为一位普通的现代白领,盘点这样的一位白领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林林总总的困难,最后再从哲学的武器库里倒找思想资源予以解决。 那么,现代人会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呢?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作者大约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人际关系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如何走出失恋?因为空调温度设置的问题与伴侣拌嘴,是否值得?第二,职场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为了自己的前程损害同事的利益是否值得?为何我天天996只能勉强糊口,别人却可以日进斗金?第三,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