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于非闇
出版说明 于非闇(1889—1959),字仰枢,号闲人、老非等,山东蓬莱人。书画家,精于花卉翎毛,并善于鉴赏古器。因祖父、父亲皆擅书法,喜欢碑帖字画,故其幼时即得书画家传。早年曾师事齐白石,1935年起专心研究工笔花鸟画。他的绘画作品,“勾线用笔吸收书法技巧,填色主张柔婉鲜华,表现出形象的气质”,代表作有《玉兰黄鹂》《丹柿图》《和平鸽》等。另著有《非闇漫墨》《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等。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一书初版于1955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研究传统中国画颜色的专著,分章阐述了中国画颜色的品种、性质和发展的情况,还介绍了中国墨的特色,以及民间画工、古代画家、现代国画家使用颜色的情况、方法等。 这次以上述初版本为底本,重新加以整理后出版。对于底本中发现的个别错漏处,我们做了订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书中有大量的古代文献征引,其中个别与通行版本略有出入,为尊重作者原意和著作原貌,除极个别明显错误处予以订正外,一仍其旧。读者在阅读使用过程中,可稍加留意。 全书脚注为编辑所加,另外我们还于书末附录了一些图文,希望能为大家的阅读提供参照和方便。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一章 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 叙说 中国绘画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几千年来,经过很多画家的钻研创作,已形成独特的形式与风格,遗留下来的经验非常丰富、广泛。我们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批判、接受,对于发扬我国民族绘画的传统,创作具有民族形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有莫大益处的。在接受民族绘画遗产时,关于物质材料和技法上的特点的了解,也不容忽视,所以如何认识和使用中国画一向使用的颜色,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是中国画的物质基础之一,对于创造民族形式的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有不少美术工作者,并不完全熟悉我国优秀的传统的绘画颜色,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我们“推陈出新、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