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

[美] 菲利普·迪克
引 言 [美]小詹姆斯·提普垂 怎么判定你在读菲利普·迪克的作品? 我觉得,最初也是最普遍的感受,就是那种怪异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迪克都足够怪异。在我看来,这也是令我在科幻书目中不断搜寻他的作品,盼望他每一本新书的根源所在。人们经常用“某人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这样的评价形容一个异类,对迪克而言,这句评价恰如其分。读他的小说,你完全无法预料下一页会发生什么。 但他笔下的人物看上去却是不折不扣的普通人——除了偶尔一闪而过的、尖叫的神经质女性。迪克特别擅长描写这类人物,写她们时总是带着温情与爱意。他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多是普通人,却置身于极为怪异的处境之下:在几个嘟嘟囔囔的有预知能力的白痴的协助下管理警察系统;面对一座已经接管了整个地球并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工厂。事实上,这些小说的怪异感来源之一,恰恰是迪克让他的人物活在真实世界中的努力,很多作者都会无视这一点。 你在其他作者的科幻作品里,是否能在男主角或女主角被卷入核心情节之前,了解到他们通过何种渠道谋生?哦,他或许是一名宇航员,或者笼统地说,是一位科学家,抑或是年轻的沃瑟人。而在迪克的作品里,你在第一页就会得知人物所从事的行业。在这部作品集里,虽然不是每一篇作品都符合我的这个概括(是的,我逐篇核对过),但“卑俗的”现实问题随处可见,尤其是那些较长篇幅的作品。比如说,某位主角可能经营杂货店,那么每当有新奇物品出现,他都会仔细考虑这东西是否可以出售;当死者开口说话,他们讲的也是生意经。迪克向来格外关注这些事,试图让我们这些读者知道他笔下的人物如何谋生。这也是迪克作品“真实质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份“真实质感”特色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话的灵动。我从来都搞不清楚,迪克笔下的人物对白到底该算是完全虚构,还是比大多数文学作品更加真实。他笔下的人物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大多时候用独白推进情节,或者就是不断加强读者对某种态势的感知。 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