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

[美] 艾里希·弗洛姆
前言 我在自己的一些早期著作中,提到过一些概念或想法,本书正是以此为基础的进一步阐述。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一书中,我分析了自由、施虐、受虐和毁灭性等问题。与此同时,得益于临床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思考,我对自由以及各式各样的攻击性行为和毁灭性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已经能够对下面两种现象做出明确区分:一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生命的各种攻击性行为;另一则是毁灭性的恶性形式,即恋尸癖(necrophilia),它是人对死亡的真挚热爱,与我们对生命的热爱——亲生命性(biophilia),截然相反。基于我们对人类天性的了解,而非依靠上帝的启示或者参考人为制定的律法和惯例,我在《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一书中探讨了伦理准则问题。而在本书中,我将进一步追根究底,着重剖析恶的本质以及人们在善恶之间做出选择的本质。最后,就某些方面而言,《爱的艺术》(The Art ofLoving)是本书的姐妹篇:前者主要探讨人关于爱的能力,后者主要探讨人的毁灭能力、自恋和乱伦固着(incestuous fixation)。虽说书中与爱无关的讨论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不过爱这一概念在此上升到了一种全新的、更广泛的层面,即对生命的热爱。我试图阐明:人对生命的热爱、人的独立性以及人对自恋的克服,会让我们形成“成长综合征”(syndrome of growth);与此相反的是,人对死亡的热爱、乱伦共生关系以及恶性的自恋心理,会导致“衰退综合征”(syndrome of decay)。 我对衰退综合征的探究不仅有临床经验作支撑,还受到了过去这些年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发展的启发。虽然我们心怀善意,也知道核战争爆发会引起怎样的后果,然而鉴于核武器竞赛持续不断、美苏冷战旷日持久,与战争的可能性和危险的严重程度相比,人们为避免战争爆发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显得苍白无力。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