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夏娃日记

[美] 马克·吐温
译者序 中国读者知道马克·吐温的多,了解《亚当夏娃日记》的少,所以先介绍一下成书的情况。马克·吐温晚年开始以《圣经》内容为题材,陆续撰写了一批短篇故事,大多数以亚当和夏娃为中心人物,行文亦庄亦谐,构成一个系列,后来出版的各种集子,收录篇目或有不同,但往往都称为《亚当夏娃日记》。 系列故事中,最早的一篇是《亚当日记节选》(Extracts from Adam's Diary)。1893年,水牛城为了迎接1901年的世博会,决定出版一本纪念册,由W·D·豪威尔斯、纳撒尼尔·沙勒等美国文化界名人撰写文章,汇编成集,配以插图十八幅,共收录文章十篇,涵盖尼亚加拉瀑布水利、旅游、动植物、历史、自然风光等各方面内容,计二百二十五页,名为《尼亚加拉书——尼亚加拉瀑布完全纪念册》。马克·吐温应邀撰写了一个短篇故事,题为“最早提及尼亚加拉瀑布的真实文献:亚当日记节选——由马克·吐温根据原初手稿译出”。故事从亚当的视角,讲述夏娃来到伊甸园后生活及情感上的变化,到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结束。1897年收入《汤姆·索亚破案记》,1904年配弗雷德里克·施特罗特曼插图作为单行本出版,1906年与其他几篇《圣经》题材作品一同收入《三万遗产及其他故事》。以上各个版本均有所不同,有心的读者可以去查阅比较,看看马克·吐温作品增删修改的过程,未尝不是一件趣事。 1900年前后,马克·吐温开始以夏娃为中心撰写伊甸园的故事。《夏娃开口》篇幅较短,以夏娃之口讲述被逐出伊甸园的不公,以及第一次接触死亡的悲伤,结尾则以撒旦之口,冷静地叙说“死亡已经进入世界”,似乎要与夏娃丧子的哀痛形成对照。《伊甸园里的那一天》应该是接着《夏娃开口》写下去的,用撒旦日记的方式,记叙夏娃吃禁果的过程,结果夏娃瞬间变得苍老,而“美少年”亚当则毫不犹豫跟着吃下苹果,两人佝偻着背一起离开伊甸园。 写作这两个短篇时,马克·吐温正逢晚景凄凉、处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