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新论

王宏伟
序 言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学者认为,凸显应急管理重要性的因素包括:“(1)随着近年来灾害成本的激增,公众对于致灾因子、紧急事件及灾害的意识增强;(2)企业认识到,灾害可能会扰乱企业的运行,甚至导致企业破产;(3)在危险的地理区域内,人口迅速增长,越发暴露于灾害影响之下;(4)应急管理者接受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应急管理作为一种职业得到了发展。”其实,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与风险、灾难相伴。中国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与西方《圣经》中关于“诺亚方舟”的传说都反映了人类的先民们与自然界所进行的顽强抗争。在远古时代,由于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人们往往习惯于对风险与灾害做出某种超自然的解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转变了被动地应对风险与灾害的局面,开始积极地预测风险、化解风险,主动地应对、处置灾难,探索进行应急管理的有效途径。自现代国家出现后,应急管理便成为政府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对于人类来说,风险如影随形,无处不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迅猛发展,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彼此之间相互关联、耦合、互动、叠加,重特大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频繁发生。能否有效地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着社会公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影响我国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从“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到新冠肺炎疫情,从南方暴风雪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雅安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从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到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从瓮安县“6·28”事件、孟连事件到石首事件,从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到鹤岗“11·21”矿难,从天津“8·12”爆炸事故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