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刘学慧作品)

刘学慧
第一章 曾子后裔,半耕半读 湖南湘乡荷塘二十四都白杨坪,一个青山绿水环绕的小山村。这里住着一户姓曾的人家,据说,他们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参的后代。曾氏的后代辛勤劳作、刻苦读书、生活俭朴,可称为半耕半读之家。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渐渐地成了二十四都有名的乡绅。 嘉庆十六年(1811年)深秋,一代汉臣曾国藩就出生在这个家庭,他出生时,曾祖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半耕半读好人家 湖南湘乡,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湘乡荷塘二十四都(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更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好地方。绿水环绕着秀丽的青山,青山的怀抱里郁郁葱葱。 高湄山麓,山势雄伟,林木茂盛,新桥涓水河谷从山脚下经过,河水滋润万亩良田,养育了勤劳而又善良的湘乡人,他们祖祖辈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大地,大地馈赠了丰富的物产。淳厚、朴实的人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清顺治元年(1644年),一位姓曾的人为了躲避战乱,从山东一直向南迁徙,带领一家老少十六人先在衡阳生活了二三十年,六十三岁时,决定举家再次迁徙,从衡阳来到了高湄山下的湘乡荷塘二十四都白杨坪。从此以后,湘乡曾氏便在这儿繁衍生息。他,便是曾参的后代曾孟学。 曾孟学以自己是曾参的后代而感到无比骄傲。孔老夫子的弟子中,曾参被称为一贤,虽然在世时并未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但是,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以倚仗的资本。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皇帝特诏曾参的后人曾质粹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赐官、封田于他。到了清康熙年间,孔、孟、颜、曾四姓为四大家族,其后人皆受荫护。可是,曾孟学不是曾参的嫡传后裔,作为旁支后代的他,当然得不到朝廷的赏赐。战乱中饱尝了迁徙的艰辛与痛苦,当家人怨声连天时,曾孟学惨淡地一笑,安慰自己说:“我们的先人是孔圣人的弟子,虽然没受到祖宗的荫护,但是,不能辱没了先人的英名。辛勤朴实是本分,粗茶淡饭才最香。日子过得再艰难,也不能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