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

赵稀方 霍艳
序言 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文学放在一起研究,是不多见的,因为它们分属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个学科。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两个学科面貌完全不同,各自有不同的话语系统,至于其间的关系、如何转折、如何衔接等问题,较少有人关注。而这处关节其实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是新的学术生长点。这一点,其实并非我们独家发现。一两年前,我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参加过有关于1949年及时间空间变动的讨论会。2017年,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20世纪海内外中文文学”重点学科,我们也策划召开了“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之交的汉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个题目要求分别邀请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领域的学者参加,仅此还不够,我们又加上了一向鲜少被注意的台港澳华文文学领域的学者,以及分别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乃至欧洲等地的外国学者。另外,我们在邀请专业学者的时候,尽量注意年轻化,如此就使得我们这次会议活力十足。不同的历史经验在这里浮现,不同的学术视野在这里碰撞,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冷川从纸张供应的角度讨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文学转型过程,这一“经济基础”的角度非常独特。张泉打破了以1949年截然划分共和国新文学的方法,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仍然保持了几份延续着旧文人写作的小报,如《晶报》和《大报》,由此探讨新旧文化秩序之间的转换。熊鹰以叶君健等人的活动为线索,探讨1950年代对于1940年代以来“反殖民主义”主题的延伸和发展,这是从前较少为学界所注意的主题。李哲由1956年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的摄制过程,分析彼时新中国“美学”的诸种构建过程。祝鹏程则以“十七年”(1949—1966)的对口相声为中心,探讨新中国政治文化及美学观念对于相声这一体裁的重塑。伴随着一系列运动,新中国文学出现了政治化的新特征。胡景敏从巴金《随想录》的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反胡风运动”等对于文学的冲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