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理发店

[日] 荻原浩
海边理发店 图片 十五年前,我把店搬到了这里。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把店开在这种地方?可我很喜欢这里。整家店一个人就能上上下下打点好,不必让客人多等。我理想中的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更何况……您瞧瞧这面镜子,初次光临的客人都会喜欢上它。放置镜子的位置,还有它的尺寸,都是我精心设计过的。 那家理发店位于一座海边小镇上。先坐电车,到站后再换乘公交车,沿着穿过山脚往远处延伸的海边公路一路向前。几站后下车,继续朝公交车的行进方向走几分钟,便能看到右手边靠近山的那一侧由红、蓝、白三色构成的灯柱,正如打电话预约时店主跟我说的那样。 沿着铺有枕木的斜坡爬五六级,就是店门口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过时的西式小屋。我看不到任何写着店名的东西。店门是木头做的,上半截镶了一块玻璃。门上挂着一块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营业中”三个字。 店主大概是把没人住的民宅改成了店铺。没有鲜花的院子里,立着一架被人遗忘的秋千,支架和锁链上都布满了红色的锈迹。棕榈树立在门的两侧,就像看门的卫兵。 我明明是去理发的,却对着玻璃映出的影子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我扣上羽绒服的第二颗扣子,轻舒一口气,伸手握住门把。感应门铃发出婴儿玩具般的声响。 店内的景象却和陈旧的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精致整洁,井然有序。白色的浮雕墙纸看起来像刚刚洗好、还没来得及熨烫的床单。擦得锃亮的深棕色地板分外光滑,在上面溜冰都不成问题。药剂容器的标签整整齐齐地朝着一个方向,像一群被追求完美的导演安排好站位的话剧演员。 店主站在理发椅旁边,乍一看就像椅子的附属品。他可能算准了我的预约时间,早在我到达前就站在那里了。他的头发剃得很短,明显有不少白发,却没有染。也许他不太关心自己的发型。年纪一把了,后背倒挺得笔直。 我刚在椅子上坐好,他就给我套上了白色的罩衣。让别人给自己穿衣服,而且还是年长很多的人,我感觉仿佛瞬间变成了小孩子,有些惶恐。于是我想主动把手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