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说话术

[日] 岸正龙
前言:在社会中不懂变通就会吃亏 老老实实地生活。这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方式,但因过分老实、不懂变通而吃亏的例子也有不少。这种吃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我举个例子,大家请看下面这幅插图,图中这两个人都是棒球选手,其中一个人是投手,另一个人是捕手。那么,到底谁才是投手呢? “是左边的那个人吗?” 图片 是啊,相信只要不是那种性格极其怪癖的人,自然都会认为左边这位偏瘦的男性是投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以一种自然而然的直觉来做出判断。也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这些更容易理解的印象牵着走。 再回到这幅插画的例子,我们可能会在漫画或者电视剧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认为棒球运动中偏胖的人应该是捕手。这样的思维模式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所以自然而然会被其所诱导。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右侧那个偏胖的人这样说呢?“我从事棒球运动,是一个投手。” 大家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他是骗人的吧?” 是吧,大家不可能马上就相信吧,甚至想象他作为投手打棒球的样子时,也可能会觉得不自然。这是因为,相比于“他是投手”这个事实,“投手都很瘦”这样的印象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 这种印象很难对付,它总是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就吃亏了,事实上还有很多人都因为这些印象而遭受损失。 比如,有些很优秀的人虽然实际工作能力很强,反应很快,但是由于自身看起来不那么像一位有识者,别人也就不认为他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再比如说,有一些人善解人意,做什么事都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却因为态度不亲切而被认为是一个冷漠的人。 在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吧? 不能否认,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但之后,当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进而对这些人的印象也会有所改观。这种思维其实是一种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增益损失效应”。 提起在动画片《哆啦A梦》中经常欺负别人的小孩胖虎,大家就明白了吧。在电视版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