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百绘卷

赵元 译注 袁艺文 绘
序 言 我们应如何理解《山海经》中的“怪”? 既好像惊涛拍岸,又宛如遥远幽谷的空旷回音,《山海经》行文语境的回环萦绕总给人迷炫、瑰丽又玄奥、惊异的震惊感。这震惊感不是由一个具体事物带来的,而是由无数繁复而奇特的事物合成的场域所营造的。在具体的有关动植物、矿产、山川河流及天文历法的自然知识和神话传说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关怀和人文关怀所合成的伟力及深藏的朴素而执拗的哲学眼光。 《山海经》的叙述,好似印象式的,因跳跃而简约,又显沉重而阻滞。凭直觉可见,观看的震惊来自被观看者的怪异。怪山、怪水、怪兽、怪鸟、怪鱼、怪物产、怪事、怪现象,还有奇怪的神祇传说,但实际上也反映出上古时代人对于外部世界和自然存在认知的吃力,于是这背后体现出一个——就像现在的人们常说的那种——怪人。这个叙述者“怪人”因为认知的艰涩而总显得惊骇连连,悚惧不已。 自古读书人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陶渊明句)为阅读乐事,而《山海经》所具有的吸引魅力就在于它蕴含的惊异:首先,它的叙述本身充满惊骇的激情;其次,它令读者惊诧和骇然。除了作为动植物学、地理天文学、医学、巫术、神话学等源头,从总体上看,《山海经》的整体语境更可谓是留给后世的巨大谜团,也恰是它充满启示性的玄奥之处。 站在现代科学分科的视野去回溯审观,更有助于领会《山海经》当中那种把具象事物与宇宙洪荒的广阔精神直接联系在一处的认知格局或心理践行格局,这背后体现出的精神气象既有原始宗教性质,也有原始政治性质。我们今天解读《山海经》,认识到这个层面,才可能在了解其动植物、地理、天文、医学、占卜等具体知识点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探索其谜团的可能性。 《山海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就这个问题,它历来是审问所有古籍时最令人费解、不知所云的一个,但它所提供的阐释空间,无论从务虚的角度,还是务实的角度,皆为最广阔的。《山经》是巫师的祷词,还是政权徽章或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