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层空间

[美] 丹尼尔·加卢耶
在这一场幻世 姚海军 “陌生”是我放下这本书稿时想到的第一个词。 丹尼尔·加卢耶,我之前似乎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也和我一样。 但这无关紧要,即便有更多的人不知道这世界还曾有过一个叫丹尼尔·加卢耶的科幻作家,即便这位作家早在四十多年前便已经离开了我们这梦幻一般的世界——因为,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真正超越时代的经典。而这,应该是一位科幻作家所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耀。 这部创作于1964年——那时候的计算机还处于晶体管时代——的科幻小说令人惊讶地预言了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的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这项技术的终极未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加卢耶却借由这部科幻小说发问道:“我思,我便真的在吗?”这样的疑惑或许贯穿了加卢耶的一生,但从他这部“生不逢时”之作在今天仍能透过历史的烟云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来看,至少在价值的意义上,笛卡尔之言并虚妄。 噢,对了,我刚刚放下的这本书稿名叫《幻世-3》。 你当然会为这个名字再次感到陌生。为了摆脱这种陌生感,当我们把它变成一本中文书时,会用这样一个书名——《十三层空间》。 没错,就是《十三层空间》。我相信你会从这个书名找回熟悉的感觉。1999年,约瑟夫·鲁斯纳克导演的同名科幻电影大获成功,至今仍被奉为科幻电影中的经典,而这部影片正是根据《幻世-3》改编而成。 令人感到“陌生”的不仅是作者,还有这部小说里的技术名词。加卢耶虽然预见了虚拟技术未来的方向,但现代虚拟现实技术并没有完全承袭这位预言家对相关设备和术语的命名。这部我们本不应感到陌生的小说因此带上了比较强烈的异质感。阅读它,我们仿佛踏入了一段另类历史的时间之河(放心,故事仍然足够精彩)。它太过超前,其出版时,计算机还远未走进寻常百姓家;关于虚拟的梦,更仅仅是极少数天才头脑中才有的灵光。 “惊艳”是放下这本书稿时浮现在我脑际的另一个词。 我想起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1981)。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