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深爱你的那个我

[日] 乙野四万字
序章,或是终章 有一种现象叫“健力士浪涌”。 健力士是一种爱尔兰产的黑色啤酒,在日本的超市和便利店中并不常见,但爱尔兰人几乎天天喝它,甚至把它称作“杯中餐”。 如果把这种啤酒一口气倒进宽口的玻璃杯中,在气泡和啤酒分离之前,白色的气泡会在黑色的啤酒中缓缓下沉。正常情况下,气泡在液体中下沉的现象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其实只是单纯的物理现象而已。 气泡浮起时,与气泡碰撞的啤酒也会被往上推,这是因为啤酒带有黏性。但啤酒无法升得比气泡更高,所以会在玻璃杯口径较宽的部分形成漩涡,沿着杯子内壁不断下降。这下换成是气泡因为黏性被啤酒往下带,杯中便形成了中央气泡上升、杯壁气泡下降的状态。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气泡在不断下沉一样。 我年轻时也经常喝酒—虽然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所以我早就见过了这种现象。但直到快四十岁,我才知道这种现象叫作“健力士浪涌”。 要问我为什么一把年纪才知道这个词,其实理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偶然间进了一家店,点了杯健力士,看见杯壁的气泡下沉,想起这个现象,才急忙问店主是怎么一回事。 我为什么会这么着急? 因为对当时的我来说,“气泡下沉”这一现象给我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当时的我,正在寻找能够颠覆这个世界的某样东西。 气泡会下沉。得到这一灵感的我,在那之后的人生中将一切都献给了“让气泡下沉”这件事。简单来说,只要让气泡的浮力低于啤酒的黏性就行。在这种状态下制造出下降流,气泡应该就会下沉。 气泡会下沉。光是让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中萌芽的价值,就已经远超一杯啤酒的价钱了。 那之后我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确立了能够达到目标的“让气泡下沉的方法”。剩下的只有时间和地点—在何时、何处让气泡下沉这一件事了。 那之后,我又花了二十年时间,慎重地挑选了让气泡下沉的时间和地点。当我找到合适的地点时,已经年过七旬了。 真是无比、无比漫长的一生。 也是毫无意义的一生。 我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