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

[以色列] 纳达夫·埃亚尔
献给塔马, “……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 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西印度群岛解放演说,1857年 中文版序言PREFACE 世界在2020年经历了严峻而充满挑战的日子,而中国人首当其冲,经历了这一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TD-19)的暴发展示了人类的局限性,同时也展示了协作和全球化的巨大潜力。在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紧密联系的世界里,随着人、货物、资本和思想的快速流动,人类遇到了长期存在的共同敌人——一种未知的病原体,一种新的病毒。不同于以往几十年来暴发的病毒,当前的这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不同寻常的威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经常使用“病毒性”这个术语,而这次是全球化第一次和这个概念的源头相遇。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局部危机推动地区现象,从而影响全国乃至周边国家。有时是如2008年次贷危机一样的经济危机,后来成了全球危机;而有时则是新病毒的暴发,如这次的新冠病毒。官员们在处理地方或区域危机时会犯的第一个错误,是认为危机可以被界定和限制。而关于本地或者区域性的危机,官员们经常犯的错误则是,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也可以是相互作用的:全球危机会反过来影响各国、各省,然后是当地的城市和村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然后开始积极参与它的建设。国际贸易创造了更高效的生产和分配机制,从而将数十亿人从赤贫的生活中解救出来。但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有光明也有阴影。它帮助人们加速摆脱贫困,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剥削圈。随后,它赋予被剥削者权力,促使他们购买解放自己的工具。鸦片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鸦片战争开启了屈辱的时代,正如许多中国人所说的那样,当时他们的国家在经济上和其他方面都没能享有实际的主权,而是被其他大国奴役。邓小平去巴黎读书,正是为了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真理。正如本书所述,也正如中国的历史所示,全球化下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