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德岁讲达尔文

(美)苗德岁
戎嘉余序 前不久,小苗(我习惯这样称呼苗德岁教授)写的一篇关于达尔文的短文在《中国科学报》上刊登。像往常一样,我把它剪下,收藏起来。近期与小苗通信时,我建议他把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达尔文和演化论的零金碎玉文章,汇集成册,整体出版。他回复说,译林出版社已在筹备出版他的新作集,这让我喜出望外。 我认识小苗已近半个世纪,初识是在1975年深秋的一个晚上,他作为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的学生,应约徒步从汉口路校舍来我所参加乒乓球友谊赛。1978年夏,我到内蒙古考察,路过北京,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体宿舍小住,走廊上巧遇小苗及其学友,他刚通过“文革”后首次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录取。晚上,我们在屋顶大平台乘凉,一边遥望闪烁的星星,一边山南海北地畅聊,相谈甚欢。他的一篇文章前几年(1975年)在《化石》杂志上发表,听说领袖想看该杂志,印出了线装大字本。我说:“主席可看过你的文章喽!”那时,我们都知道他的文笔很好。后来,虽说都研究古生物,却因门类不同,地层不相邻,他又去了美国深造,我们相隔于大洋两岸,鲜有联系。20世纪90年代初,他应金玉玕老师邀请来我所开放实验室讲授如何写好科技英文,我们又开始接触。他英文很棒的名声早已在外,所里同仁和我时有向他请教如何把握英语用词,他都欣然应允,尽力帮助。2007年,经张弥曼老师推荐,中科院院士工作局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请他翻译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研究院撰写的《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一书,周光召先生写了序。2010年起,他花了足足两年时间,倾情完成了达尔文巨著《物种起源》第二版(译林出版社“译林人文精选”版,2013年)的翻译。2012年,他应邀来所做“达尔文与《物种起源》”讲演,加上他还兼任《古生物学报》、Palaeoworld(《远古世界》)海外编委等职,多次来所访问,通过频繁的交流,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翻译《物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