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的中国政治

郭成康
“清史研究丛书新编”说明 “清史研究丛书”原由戴逸先生发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1988年开始,该丛书曾推出《清前期天地会研究》《戊戌思潮纵横论》《四库全书纂修研究》《明清农村商品经济》《清代八卦教》《革新派巨人康有为》《晚清乡土意识》《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乾隆帝及其时代》《洪亮吉评传》《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晚清讼狱制度的社会考察》等多部力作,在清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丛书的出版一度中断。2010年重启出版之举,推出《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等富有影响力的著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此次重启不久复告沉寂。现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商,决定恢复“清史研究丛书”这一出版品牌,并冠以“新编”之名。 清朝是中国传统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其统治的近三百年时间里,中国不仅经历了由强盛到衰弱的转折,也经历了社会性质从传统到近代的深刻变革,这就决定了这段不寻常的历史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同今天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必然发生着多方面的密切关联。人们常说,“中国今日之疆域版图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数即奠定于清朝,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民族问题,许多也都由清朝演化、延伸而来”,这的确是对清史研究之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极好概括。我们推动这套丛书继续编辑出版的动力来源和宗旨也正在于此。 “清史研究丛书新编”是发表高水平清史论著和重要清史文献的专业学术平台。它强调学术的前沿性和国际性,提倡严谨、扎实的学风,崇尚史学的综合功夫,鼓励跨学科视野和方法创新。就研究内容而言,它则坚持清代前后期历史的一贯性和统一性,反对将其人为加以割裂的做法。 本丛书仍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负责组稿和审稿。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为1972年组建的清史研究小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