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镇

丁颜
自序 黑暗中的祈祷 写作起源于对文字自身的敏感,一个字在热衷于想象的人眼里可以幻化出无数的意象,让人陶醉其中,同样一个意象可以用很多文字排列组合而出,想象与创作结合起来,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起来,一个故事便诞生于笔下,像一个美妙的游戏,这是起初的写作,只是单纯地写,并无太多思考。 后来感觉写作是与自己的一种交流,高兴、失落、委屈、感动、纠结,都会去写,忽然而至的情绪激发出灵感,自动去写,写的几乎像是快要将自己耗尽,大脑白茫茫一片时,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写,写来又有什么用处,这样的问题好久都是没有答案的,但依然像是染了毒瘾一样在写,组合、构建、劳心劳力,其中所得一言难尽。 有一个晚上印象特别深刻,我正在拜毯上祈祷,室内是安静的,突然停了电,周围一片暗黑,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什么都抓不到,又感觉什么都包围着我,这种感觉与我某一刻写作时的状态一模一样,在黑暗和静默中手心里的眼泪让我蓦然惊醒,写作不为什么,它于我来说,只是黑暗中的祈祷,清醒的意识依赖于混沌的无意识,生的悲苦依赖于祈祷中的希望,艰难而坚强。 有时感觉写作这件事,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被选择的,像是读书读着读着一不小心上了一条贼船,一启航,就无止境,想停也停不下来,所以显得很悲观。我不止一次说过,如果必须要丢掉几样爱着的东西,那我第一个丢掉的一定是写作,我并不是讨厌写作,我只是害怕写作过程中死一样的寂静和它带给我的想哭想吐的曲折心肠。但停下来不写比写更悲观,心是悬着的,焦灼,空虚,无处下落。 随着成长渐渐意识到,好的小说不是单靠想象就能出来的,它需要一个坚实完整的背景,犹如温暖明亮的火焰需要一堆柴禾来维持,火焰燃烧余留下的灰烬的质地,不仅源于燃烧的程度,也源于柴禾的硬度。 是的,我需要一个写作的背景,来延伸和发展我的故事。 生长行走在西北、青藏这一方土地,眼之所见的都是形态丰富的朝拜与灵魂的自我救赎,一方属于宗教的土地,无论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