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之书

[美] 高威·金奈尔
译者前言 高威·金奈尔(1927-2014)仍在纽约大学任教时,一个学生问他是怎样写出《梦魇之书》这本诗集的。金奈尔迟疑片刻后说:“That-was pure poetry, it wrote itself。”——那是纯粹的诗歌,它将自己书写。金奈尔一生共著十本诗集,获得包括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各大文学殊荣,而在他看来,只有这本书才当之无愧于“纯粹诗歌”的头衔。读者对此或许也不难苟同:这本出版于1971年的《梦魇之书》不仅被公认为他最杰出的作品,也被誉为美国当代诗歌史上最具震撼力的诗集之一。 正如金奈尔所说,此书浑然天成,字字句句仿佛从诗人潜意识里溢流而出。而其效果并不是让人无法切入的私隐呓语:它既天然又雕琢,既粗犷又精准,内容形式相辅相成。全书为一首非叙事体长诗,由十个章节组成,每章节又分七小节。在书中,人类生存状态的种种极致展现淋漓:我们既看到新生婴儿的“天门穴/在世界之光中长长搏动”,又看到士兵“脖子已断……/手举头颅[奔]跑”;看到“北极光/在黑暗天空绽放并消失,/盛开得/如此彻底以致消失”,又看到流浪者“用纯粹的饥渴之灯/点亮自己的步伐//且无论踉跄到哪里哪里就是路。” 此书创作于越战之巅,其“梦魇”主题则与战争及其诗人的政治意识不可分割。金奈尔二战期间曾在美国海军服役,对战争的恐怖深有感受;1960年代,他加入美国种族平等大会,亲身到种族冲突恶劣的南部各州做种族融合和选民登记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反越战运动。这些经历得以转换成诗行:“记得北边/那个伞兵吗?/我把他射到只剩肠线挂在降落伞上,/每晚我一吃下安眠药,/他的一只细眼,一片/笑,就会从我面前浮过”。这个第一人称的“我”不仅对越战做出忏悔和声讨,也将二十世纪人类的种种劣行加以罗列和陈述,以免它们被粉刷、遗忘: 在我擅自闯入地球的第二十个世纪, 已处决了十亿个异教徒、 邪教徒、犹太人、穆斯林、巫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