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

刘大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致谢 感谢尼克·莱恩先生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生动的语言写成科普读物,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启发,这本书的作者也不会大着胆子写下这本书。 感谢刘朋昕先生,他帮助这本书的作者弄懂了太多的化学反应细节,也为这本书的作者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参考文献问题。 感谢周家华先生在此书定稿时的耐心校对,以及与这本书的作者的深刻讨论。 感谢陈国良先生,他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勘误者与评论者。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在中学时代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把这本书的作者培养成了一个对大部分知识抱有强烈兴趣的孩子。 当然,最该感谢的是刘大可先生,因为他是这本书的作者。 前言 在你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觉得有趣,把书拿起来的时候,恐怕会不由得想起,这些年已经有了许许多多书名带“生命”“起源”“进化”“简史”之类字样的科学读物,于是怀疑这本书还能有些什么不同,想着在这本书里应该也能看到那些经典而亲切的进化案例,什么奇怪的动物啊,狡猾的植物啊,共生的真菌啊,诸如此类。 但这本书的确非常不同,那些科普读物里引人入胜的进化奇观,这本书的正文里一个都没有。因为我们要讲的故事实在太老,又太新了。 这本书要讲述的事情发生在40多亿年前的冥古宙,那时候整个太阳系也才刚刚安定下来,地球的一天只有9个多小时。月亮距离地球也比今天近得多,在天空中占据的空间足有太阳的9倍大,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上还有许多尚未冷却的岩浆海,发着暗红色的光,如同一只只愤怒的眼睛。地壳还带着凝固时的余温,活跃的地质运动此起彼伏,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大气中的降水汇集成了年轻的海洋,海水是弱酸性的,与今天的成分相当不同。 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而如今一切生命的共同祖先,第一批细胞,正是在这样陌生的世界里出现的。根据2017年找到的新证据,最初的生命大约诞生在42.8亿年前到37.7亿年前的深海热液喷口,而地球是在45.4亿年前形成的。如果沿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