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全三册)

[法] 维克多·雨果
插图 某些思想就是祈祷 有时 不管身体姿势如何 灵魂却在下跪 图片: 冉阿让盗银器 人们总是从容地安排启程 殊不知往往是生离死别 图片: 芳汀之死 人生至福 就是确信有人爱你 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 说得更准确些 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 图片: 冉阿让带走珂赛特 只有在黑暗的地下才能发现钻石 也只有在深沉的思想里才能发现真理 图片: 沙威连夜追捕 将宇宙缩小到唯一的人 将唯一的人扩展到上帝 这便是爱 图片: 马吕斯巧遇珂赛特 有一种比海洋更宏大的景象 那就是天空 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图片: 冉阿让被绑架 心灵将围着真理运行 如同星辰绕着太阳旋转 图片: 巷战 上帝在万物的后面 万物掩蔽上帝 事物是黑色的 人也不透明 爱一个人 就是使其透明 图片: 马吕斯珂赛特大婚 扑朔迷离 必有天意 图片: 冉阿让安眠 译者序 《悲惨世界》——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青少年时期的罗兰保存一期《堂吉诃德》画报,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画:苍苍白发罩着光环,他正抚弄着竖琴,为苦难的民众引吭高歌。《悲惨世界》的作者留下的这副形象,也许是大众更乐意接受的。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里斯托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到1861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