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第一年2

[美] 琳达·希尔 [美] 洛厄尔·肯特·莱恩巴克
译者序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管理别人不是管理自己的延伸。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曾经历过多个层级的晋升和转型,体会最深的,就是从员工到团队领导的这一跳,最惊险,也最困难。尽管到了更高的级别,管理工作会变得非常复杂,但如何管好人、管好自己的下属,依然是最重要的挑战。 大部分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懵懵懂懂的。很多人会有一点“终于有手下可以差遣”的得意,但对于成为团队“当家人”没有太多的感觉。随着工作中的挑战越来越多,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似乎掉到了陷阱中。管好下属如同架着一群猫向前走,困难得让自己精疲力竭。 管理者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工作。在人生历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生角色的转变,比如结婚、升级做父母。成为管理者所需要的学习和转变,不啻于人生角色的转变,和这些重大的人生转折一样,管理者也必须发展出崭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有意思的是,越是明星员工,在成为管理者时面临的挑战越大。让自己成为优秀员工的种种习惯,反而会成为管理者之路上的绊脚石。成为管理者,意味着要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要大幅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另外也需要具备完全不同的技能。 尽管如此,写给管理者的书已经多如牛毛,为何还需要本书?拿到本书之前,我们心里也有这样的疑问。但在读了引言和第1章之后,我们就决定要将它翻译出来献给更多的管理者。因为与其他书籍相比,本书有两个非常鲜明的优点。 扎根于管理的本质而又深入浅出 大部分书籍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管理似乎是套路表演,平和优雅。但现实中的管理更像是一场拳击赛,紧张而又混乱。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高压、零碎而又忙乱,充满悖论。本书揭示了管理中很多让人焦头烂额的悖论,随便举几个,相信资深的管理者都深有体会: 你必须为别人所做的事负责; 越关注工作目标,越需要关注具体做事的人; 有时你必须牺牲某些人来成就更大的利益。 作者探讨了一个现实中的管理世界。也正是因为作者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