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人性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上一个十年。尽管在二〇〇八年汶川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高喊“心理学的春天来了!”,但多年以后,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依然举步维艰。一座大山横亘在心理学人面前:大众普遍对心理学缺乏认知,或对心理学存在太多的偏见。 十年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少数人虽然接触过心理学,但了解的往往是被妖魔化、病耻化的心理学。为此,我在很多大会上呼吁: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表达者! 我们需要面向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去表达什么是心理学,让大众看见心理学,走进心理学。 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正在经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新媒体的兴起,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一起社会事件从发酵到尽人皆知,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抵达受众的时间大大缩短,一起事件引爆全网可能只需要一天,甚至几个小时。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为心理学的普及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让大众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去接触并了解心理学。许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和知识也能够以碎片化的方式触达大众。比如“原生家庭”“延迟满足”等,这些以前只有在专业场合才会听到的概念,慢慢被大众所熟知和讨论。 我特别感谢这些新事物的涌现,因为它们在大众和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与此同时,我也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是与大众的痛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越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过去几年,“童年决定论”“父母皆祸害”等观点不断出现。这些观点让心理学有被归于宿命论的倾向。我身边有些朋友,他们接触心理学,并用心理学为他们不幸的人生寻找注脚,甚至会基于一些碎片化、鸡汤化的心理学知识,快速地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然后心安理得地逃避,抱怨他人,抱怨过去,找到问题却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