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讲义(精)

陈引驰
插图 图片: 宋刻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品) 图片: 陈谦豫先生批注《庄子集解》 图片: 陈引驰教授在复县大学讲授《庄子》时批注的教本 作者简介 图片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现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海外汉学等。著有《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中古文学与佛教》《庄学文艺观研究》《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等,译有《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曹寅与康熙》等。自2002年起开设“庄子精读”课,深受学生喜爱与好评。 引言 道家老庄思想通说 一、翩然世间:道家的风格 谈到老庄,大家就会说:这是道家啊。道家和儒家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相反相成,在中国的整个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中,儒和道又是互不可缺的。我们听说过“儒道互补”的说法吧?几乎每一位古代士人的心中,都一边藏着儒家,一边藏着道家——当他发达的时候是儒家,当他落拓的时候就变身成了道家,比如白居易就是典型。 那么,道家究竟具有怎样的风格和面貌呢?与儒家相比,它有怎样的特点呢? 1.更广的影响 我们不妨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眼光中先来看一看。黑格尔是位极其博学的人,不仅讲玄而又玄的思辨哲学,而且讲哲学史;不仅讲西方哲学,而且也讲东方,讲到中国。他读了《论语》和《老子》两部书,认定前者只是一些道德教诫,后者则含有哲学;他还讲了一句很不厚道的话:要想保存孔子在西方世界中东方大思想家的名声,他的书最好不要译为西方文字。 当然,黑格尔说的并不一定就对。孔子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伦理观念乃至整个历史有莫大的影响,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化整体上的最大的代表。不过,黑格尔的观察也有他的锐利之处,如果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老子》更富于思辨性、精神性,或许给予了世界更多普遍意义上的启示。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