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语文
蜂窝煤
序
这个绘本是为小煤球或者小桃子编写的。
实际上是本教材,重庆话教材。因为我担心,如果将来我们定居上海,当有一天,我们有了小煤球或者小桃子,那这孩子所生活的语言环境将非常不纯粹。
普通话是肯定要学的,但我从来都鄙视普通话,书面官话,无盐无味,完全比不上方言俚语的生命力与个性。
上海话不用我们教,他(她)去幼儿园混半年自己就会说了。
但母语怎么办?身边的重庆人,估计就我和桃子两个,完全没有大环境的熏陶,连单词量的积累都成问题,还要把重庆话、四川话用到融会贯通,估计就更没希望了。
回家来,跟父母沟通,是学习的一方面(在家必须用母语,否则不给饭吃)。
但那只是口语使用,理论上的教育,没有语境,就要通过书本来传输。所以我想到了这个办法,尝试挑选重庆话、四川话里一些重要的词句,配上插图及说明,让小孩子有兴趣地去咀嚼,同时悟透这些语言背后的意义。参透了,才可能做到脱口而出。
而且,离开家乡六年,很多言子儿我和桃子也渐渐越用越少,所以有必要一一整理记录下来,也算是自己的一次复习。
这是一个宝藏,那些散发着老荫茶香,黄桷兰香的方言啊,其中的智慧和诙谐让人莞尔,背后所关联的记忆让人梦回童年,怎可以淡忘? 第一章 重庆脾气——干燥
不bu存cun在zai
第一课原本应该从简单的具象的词句开始,但作为一个重庆人,什么词都可以含糊掉,只有一个词必须认真领会,必须铭记在心,因为这个词浓缩了重庆精神之精髓,不能领悟就不算是重庆人。这个词叫作:“不存在”。
先举个使用范例:
有一天晚上打麻将,我输干了,最后还欠对家刘二娃八百块。厚起脸皮跟刘二娃说:先欠起,后天还给你要得不?刘二娃说:要得。拖了几天,直到一个星期后,终于有八百块钱稿费到账,赶紧兑了,找到刘二娃:“二娃,勒,把那天的钱还给你。拖楞个久,真是不好意思。”刘二娃把钱接过,数都不数,说:“不存在!!”
刘二娃所说的“不存在”,完整的意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