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增订本)

李长之
三版题记 本书的写成是在二十四年,初版是在二十五年。初版后不到一年,鲁迅先生就逝世了。 鲁迅先生是看见过付印之前的稿样的,他很帮忙,曾经订正过其中的著作时日,并曾寄赠过一张近照。那张照片的大小是像明信片样的,从背面看,见出是自一张硬纸上揭下的,我曾让书局照了原来的大小,印在书面上。 现在计算完稿之时,已经七八年了,照理讲,应该有一些修订。而且,照“世故”的看法,在人的生前,是不容易作定论的,因为在人的生前,怕有所得罪,不免做一些违心之论的恭维,在人死后,就比较地可以坦率了。然而在成都没有感觉这种必要。我在本书初版时的序上就说过:“我的用意是简单的,只在尽力之所能,写出我一点自信的负责的观察,像科学上的研究似的,报告一个求真的结果而已,我信这是批评者的唯一的态度。”这态度,我一直没有变。因为求真,我在任何时都没有顾忌,说好是真说好,说坏是真说坏,所以事后既不会反悔,人死也不会让我的论断变更。我向来是最讨厌橡皮的,错就是错了,何必再擦掉?因此,这回的重印《鲁迅批判》,也仍然一字不改。我觉得唯一遗憾的,只是我在书中提到了鲁迅生命之将近结束,不幸成了谶语。 原先倒是打算找一部《鲁迅全集》来,好把引用的页数一律改注为全集本,可是现在那书价是太可观,有一家书店竟索价七千元,实在让我不敢问津;我也知道有的人收藏着这样的书,可是大都自己不看,也不出借,恪遵藏书是为的束之高阁而不是为用的那遗法,我也只好再不敢妄想了。 另外是,我颇想把原书扩大,后来却终于想到这将失掉了原来的面目,不如将来另写一部《鲁迅再批判》吧。我打算一有兴致时就动笔。 本书出版后,在国内没有什么大反响,这是料到的。因为我对于鲁迅的好坏都提到,这便使只觉得好(好成一个偶像)或者只觉得坏(坏到死后还有余辜)的人所失望的。注意这部书的倒是我们的敌人,在出版不久,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上,有大半本的篇幅是介绍这部书,每一章节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