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酒经(外二种)

高建新 译注
北山酒经 前言 宋代制曲、酿酒工艺发达,有关著作众多,如田锡的《曲本草》、苏轼的《东坡酒经》、李保的《续〈北山酒经〉》、何剡的《酒尔雅》、窦苹的《酒谱》、范成大的《桂海酒志》、林洪的《新丰酒经》等。因为内容深厚、专业水准高,朱肱的《北山酒经》成为其中杰出的代表,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影响广泛。 一 朱肱,字翼中(一作亦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北宋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历任雄州防御推官、知邓州录事、奉议郎直秘阁(秘阁,是宋代皇家保存珍稀古籍及书画的机构),故后人亦称朱奉议。 朱肱生长在一个有操守和文化传统的家庭。其祖父朱承逸,字文倦,为人慷慨,乐善好施。曾代人偿债,避免了负债人全家落难。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生饥馑,他用八百斛米作粥,救活了贫民万余人。其父朱临,字正夫,曾任大理寺丞,尝跟随宋初学者、教育家胡瑗(世称“安定先生”)学。后胡瑗殁,朱临以其学为乡邦学者推重。略晚于朱肱的北宋学者方勺(1066—?),后寓居乌程的泊宅村,著有《泊宅编》,卷下记述了朱临的事迹:“朱正夫临,年未四十以大理寺丞致仕,居吴兴城西,取《训词》中‘仰而高风’之语,作‘仰高亭’于城上,常杜门谢客。”于此可见其性格品行。 朱肱之兄朱服(1048—?),字行中,《宋史》卷三四七有传。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淮南节度推官。元丰三年(1080),擢监察御史里行,后为国子司业、出知润州。绍圣元年(1094),召为中书舍人,出使辽,拜礼部侍郎。后出知庐州,徙广州,因与苏轼游,贬海州团练副使,蕲州安置,改兴国军,卒。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从海南北归,行至岭北,有《梦中作寄朱行中》一诗,感慨朱服遭遇坎坷,赞美其刚直不阿的品性与高洁的人格,引以为同道。就在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常州去世,此诗可谓绝笔: 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 哀哉楚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