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认知的变现

舒泰峰
内容提要 想要通过投资成功积累财富,必须改造自我,其中核心的一条便是改造自己的认知。投资家的思维方式与背后的心性修养与常人有明显的不同,如果你不能掌握同样的投资认知体系,那么即便你拥有投资知识,也只是“有知识的小白”,不免沦为“韭菜”。本书对最核心的一些投资认知原则条分缕析,形成一个带有跨界特色的认知系统。应对投资者的12个常见认知误区,本书给出了12个破解之道,帮助读者有效避开投资中的陷阱。 推荐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裘国根 重阳投资创始人、首席投资官 投资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和金融工程。金融工程以对历史数据的系统归纳为基础,在逐步迈向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有越来越大的施展空间。不过金融工程以未来会重复历史为假设,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有其局限所在。行为金融则以分析人性心理为基础。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大师,无论是像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还是像索罗斯这样的“狙击高手”,本质上都是行为金融的成功实践者。金融工程和行为金融各有其优势,但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价值投资(基本面投资)还是投资的基础方法。我有一种感觉,未来在投资界取得类似于今天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量级成就的人,可能属于价值投资、行为金融、金融工程的跨界立体化实践者。 《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金融工程更偏向纯粹的科学,那么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则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只是从投资实践来看,投资者往往更重视科学的部分,而对艺术的部分重视不足。投资的艺术部分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在于人性。市场周期的背后是人性周期,市场由人组成,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来回摆动,所以市场也在熊市和牛市之间来回波动。 人性的弱点还有很多,比如“过度自信”和“一知半解”。历史证明,最容易亏大钱的投资者往往认为自己“很知道”,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