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几句三字经

刘勃 萧桓
本书中文简体版由北京行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独家出版、发行。 非经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 序 “蒙学”这个词,意思是给儿童启蒙的学问。“蒙”是蒙昧,昏暗不明的意思。古人认为,天地诞生尚未开辟的时候,是一片混沌,也叫作“鸿蒙”。小孩子诞生之初,什么都不懂,也是“蒙”,帮助他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就叫“启蒙”,或者叫“开蒙”“发蒙”“蒙养”,意思都差不多。 这就是说,蒙学的含义大致近似今天的低幼教育。当然,古人的实际用法会复杂一些,就像今天的人,对自己看不上的文章可能会嘲讽说:“这写的就是幼儿园水平!”古人对自己瞧不上的东西,也会把它归类到蒙学中去。这通常只能视为一种修辞,和蒙学的基本含义无关。 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古代蒙学的评价,如今和三四十年前,也仿佛天壤之别。 张志公先生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至今仍是了解古代蒙学最好的入门书。书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古代的蒙学教育“不可能一点可取的经验都没有”。从这个辩护的语气里,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当时要把传统蒙学丢进垃圾堆的声浪,是很高的。 到了90年代初,山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蒙学丛书,出版说明里特意强调: 我们出版本丛书,目的仅仅在于为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基本的、典型的资料,以便其研究或批判之用。如果有人用之来教育子女,或者有人认为我们是在鼓吹封建伦理道德,那就有忤我们的本意了。 不说划清界限罢,想要撇清的意思,也是唯恐别人体会不到。 今天市面上铺天盖地的蒙学书、国学书,却往往极力鼓吹传统的儿童教育有多么伟大的意义、神奇的功效。两相比较,也真是恍如隔世。有意思的是,上面提到的山西教育出版社的丛书里,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