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

[美] 彼得·洛文海姆(Peter Lovenheim)
推荐序 当彼得·洛文海姆第一次来找我,说想要旁听我在罗切斯特大学开设的人际关系课时,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一直很欢迎校外人士来旁听,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拥有丰富生活阅历的朋友,他们可能会帮助我的学生开辟新的研究视角。我本以为彼得会像之前很多旁听的朋友那样,只来两三次,然后礼貌性地离开,但他似乎对我的课很感兴趣。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几乎每节课都会来。人际关系学是一个庞大鲜活的研究领域,很明显,彼得的求知欲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满足。课后,我们常常约在星巴克咖啡店聊天,彼得会追问我一些问题。一开始,他的问题并不复杂,但他会将对“关系”的好奇与他受过的分析性新闻训练结合起来,对我的课程主题进行探讨。一次,连邻桌的一位女士都被吸引得加入了我们的谈话。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探寻人际关系的奥秘,比如人际关系如何建立、发展和消亡,又如何引发生命中最有意义但也可能是最痛苦的时刻。在最早的历史记载中,人们都可以找到有关人际关系的规则和思想体系,但针对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却相对较新。据合理估计,相关研究大约起源于20世纪中期,在我看来,依恋理论无疑是目前该领域的最佳成果。 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理论更迭频繁,它们总是在刚出现时较为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理论逐渐过时,丧失主导地位,另一些更新、更好的理论便取而代之,但依恋理论并非如此。1982年,当我在丹佛大学休假时,我第一次听说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那时,菲利浦·谢弗(Phillip Shaver)和辛迪·哈赞(Cindy Hazan)刚开始将依恋理论应用到成人的恋爱关系研究中,而在那之前,依恋理论主要关注婴儿及其照顾者。他们的开创性研究如同大爆炸一般,在人文科学领域引起了轰动,并产出了成百上千的研究成果。我一直在等待人们像对待其他理论一样,放缓对依恋理论研究的脚步,但是并没有;相反,直到现在,依恋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和生产力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