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危险(中英双语)

[法] 阿尔贝·加缪
“今时今日,创作是项危险的事业。” 创作危险 一位东方的智者曾经祈求神灵饶过自己,让自己免遭“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的厄运。但鉴于我们并不是智者,神灵也就没有饶过我们,于是我们便生在了这个有趣的时代。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强迫我们对它感兴趣的时代。当代的写作者对此心知肚明。如果他们发声,就会遭到批评和攻击。如果他们变得谦逊并缄口不言,人们就会吵嚷着责备他们的沉默。 在这种喧哗与嘈杂中间,作家无法期待自己能够独善其身,去追求他所珍视的那些思绪和形象。在此前的历史中,独善其身一直是可能的。当一个人不赞同某个意见,他总是可以保持沉默,或是顾左右而言他。而今天一切都变了,甚至连沉默也带上了危险的意味。一旦“拒绝做出选择”也被当成一种选择看待,并相应地因之得到惩戒或嘉许,艺术家的身上就被强加了一种劳役,无论他本人的意愿如何。在这种语境里,“被强加”是个比“担负”更准确的词,因为他并非自愿报名,而是被迫服役的。每个当代作家都被绑上了这艘当代的奴隶船。他不得不接受这种状态,尽管他可能认为这艘船散发着属于过去的臭气,船上的奴隶主数量未免太多了一些,而且,掌舵的人似乎也不大称职。我们已经进入了公海。艺术家也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必须俯首依从船的航向,尽可能确保自己不死——换言之,尽可能继续活下来,并创作。 说实话,这么做并不容易,因此我能理解为什么艺术家们会怀念曾经的舒适。这种变化着实有些残酷。实际上,历史的露天剧场里始终在上演着殉道者和狮子的戏码;前者有永恒的慰藉作为依靠,而后者则以历史的生肉为食。但迄今为止,艺术家一直都是这类戏剧的场边观众。他曾经带着目的歌唱,为了他自己,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可能是为了给殉道者打气,或试图让狮子放弃进食。然而到了今天,艺术家本人也在那剧场里了。必然地,他的声音会和以前有些不同,再难恢复往日的笃定。 这种持续的义务让艺术承受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会失去游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