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假象

[英] 马修·萨伊德
致迪丽斯 第一部分 天才神话 第1章 成功的内在逻辑 我的个人案例 1995年1月,我头一次成为全英首屈一指的乒乓球运动员,听起来十分了不起。突然间,各大高校的演讲邀请函纷至沓来,那时我只有24岁;同学们听着我参加国际赛事的励志故事,被我随身携带的金牌闪得头晕目眩。 在英国,乒乓球是一项主流运动,仅仅是参与者就有240万,管理机构下有3万余家付费成员,还有上千支球队,一些成绩出色的运动员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为什么我就这么特别呢?又是什么特质让我脱颖而出,成为运动名将呢?我的优点是速度快,谋略高,有胆量,脑力好,会应变,反应快。 有时,我自己也会感到惊奇不已——这些优秀特质使得渺小的我独占鳌头,超越了成千上万志在登上金字塔尖的同行。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我家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普通市郊,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我没什么“先天优势”,也没后门可走。我的成功是个体的成功,是我应对逆境的成果,我的成功之路就是一部个人版的《奥德赛》。 许多出类拔萃的运动员,或是其他领域的顶尖人物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身处的文化环境鼓励宣扬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个人主义。在好莱坞,这种类型的故事屡见不鲜,并通常被包裹在美国梦这种情怀的糖衣之下。纵然,这些故事鼓舞人心,发人深省,令人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可又有几分是真实的呢?下面我将重新讲述乒乓球与我的故事,其中的不少桥段我曾经都选择了忽略,因为这样一来,故事的传奇色彩和能体现的个性特征都会大打折扣。 1.乒乓球台 1978年,我父母(他们都不打乒乓球)不知怎么(具体原因现在仍是个谜)决定买个乒乓球台——极尽奢华,烫着金字——放在我家的大车库里。虽然我不知道确切数字,但是你能料到当时在我家乡,像我一样拥有一个锦标赛规格、标准尺寸球台的同龄人肯定没有几个。家里有车库的孩子就更少了,就算有人有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