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的真相

孟宪实
图片: ◇阎立本《步辇图》(部分) 画中帝王为李世民。画中人物神色自然、气象华贵,然而经历过太子承乾被指谋反,魏王李泰经营夺嫡,朝中大臣分裂两派的李世民,亲眼见着玄武门之箭飞越数十年,向自己的孩子射去。此时,年龄稍小的晋王李治进入了太宗视野,他似乎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是千古一帝唐太宗的衣钵,从小柔弱的李治穿得了吗? 图片: ◇鎏金铜铺首 唐大明宫遗址出土。这件铺首为圆形铜质,表面鎏金,形象是一个大兽面。大明宫为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自唐高宗起开始在此处理朝政,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面对铺首,此刻凝视你我的兽面,也曾这样凝视过千百年前的唐代帝王。 图片: ◇鎏金铁芯铜龙 这条唐代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生动灵活而又极富气势。前爪看似纤弱细长,无法支撑全身的重量,却由于动作的灵巧、重心的腾挪,将力量均匀施予周身。整个形体灵动飘逸的同时,却又给人沉稳不倒的威慑感。这一种内收浑然的力与美,高宗李治若见到,不知是否会心有戚戚。 图片: ◇彩绘打马球俑 马球发源于古波斯,唐初由吐蕃传入中原,风靡一时。打马球对马匹品种和骑手的骑术要求甚高,这项体育运动在唐代十分流行。太宗的几位孩子,在未深陷权力争夺旋涡之前,或许也曾有过一段愉快嬉戏打马球的美好时光。 图片: ◇三梁进德冠 李世𪟝墓出土,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佩戴。此冠为太宗亲赐,李世𪟝死后随葬墓中。它令人想起李世𪟝一生征战沙场立下的赫赫战功,多次政局纷争中全身而退的政治智慧,以及在高宗李治战胜权臣长孙无忌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图片: ◇素面高足银杯 高足杯并不是中国传统器形,而是来自西方的一种酒器。唐代贵族喜爱使用外来风格的生活用具,一时成为风尚。望着这只历经岁月、静置于此的银杯,唐时君臣于宴席间觥筹交错的场面,恍如眼前。 图片: ◇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 一袭长裙曳地,双手举在胸前,神态虔诚自然,即使以如今眼光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