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
顾广欣
序
本书作者顾广欣,吾指导之博士生也。说起来师生关系比较特殊,因其任教于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亦即高校同行也。通常新生入学,与导师晤谈务虚为主,不急于给出治学位论文具体方向。唯广欣属例外,缘其长期生活、工作在西北少数民族省区,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具备他人所不及的观影感受,且携科研项目“宁夏回族文化影像传播”在手。于是一拍即合,在第一时间确定了求学期间就上这条跑道。
吾给研究生授首堂课,开列阅读书目凡数十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内中必读书之一,系美利坚学者罗伯特·C·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两君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书中指出:“电影业是人类交流、企业实践、社会关系、艺术潜能与技术体系的一整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善哉此言,言简意赅。广欣研习深受启发,顿悟长期以来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只注重创作环节,即影片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及文化价值,而忽略了生产、传播、接受环节。”由此延展开去,研究思路及著述架构渐趋成形,拟运用社会学、民族学、电影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工具,基于文本细读与文化语境视角,从影片生产-发行-放映-观看-评价这五个环节审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将电影生产与传播置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与文化政策中加以考察,揭示电影艺术与社会大系统之间多维度关联及交互影响。
三年多来指导广欣深入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切磋交流的过程。自开题伊始,吾亦重温过往观影经验,梳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轨迹。电影研究离不开影片文本作支撑,广欣此项命题围绕影片的“生产”和“传播”展开,更不能无的放矢泛泛而论。于是,师生协力从网上网下将能够找到的音像资源悉数归档,或补缺,或复读,以之作为撰写论文之前提与后援。
福柯有句名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结合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样清晰地分成四个历史时期,即民国年代、新中国…